2010年銷售額超過34億元,銷售增長近50%,比上年凈增長了大約10億元,相當于2006年整個集團的銷售規模。
難怪開山集團董事長曹克堅說,這是一組讓他自豪的數字。原因在于這是開山在幾乎沒有增加土地、廠房的情況下獲得的。這說明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企業運行效率大大提高,而高效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瞄準前趨性產品
這是曹克順在2004年時做出的判斷,此時他們就有了投資螺桿主機的打算。據他說,當時他們每年有10多萬臺活塞空壓機的銷售規模,但在銷售活塞機過程中,已經清晰地感受到螺桿機替代活塞機是大勢所趨。
但要在中國市場完成螺桿機替代活塞機這樣一個進程,螺桿機的價格必須盡可能地接近活塞機價格。
這是一塊前景光明的市場,難題在于如何做到“螺桿機價格平民化”。
彼時,中國95%以上的螺桿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從而限制了螺桿空壓機在中國的普及。
所以把占螺桿空壓機成本大頭的進口螺桿主機國產化是開山的惟一選擇。
在決定了開發螺桿主機項目后,開山也曾嘗試合作的方式,希望借此引進先進技術,但幾番談判后,曹克堅意識到“這是他們核心的東西,人家不會賣給你。”
z*終,開山下決心自己干。
2005年開山與西安交大簽訂了技術開發協議,就螺桿主機項目達成了戰略合作。2006年初,開山提出了“讓螺桿機價格大眾化”的口號。同年10月,開山制造的第一臺螺桿主機下線。至今,開山已經完成了從5.5~355千瓦全系列共18種基本機型的開發。形成了年產5萬余臺螺桿主機的生產規模。而在中國市場上,螺桿空壓機的價格也因此從過去的每立方米1萬元,降低到5000元。
據介紹,由于產能不足,開山2010年丟失的訂單數額大約為5億元。為此,開山集團投入5億多元進行技改。目前上海新工廠已投入使用,開山集團衢州的兩個新工廠建設已近尾聲,即將實現工廠搬遷。
據統計,現在開山集團共有8條螺桿主機生產線,如果同時滿負荷生產,年產能達到6萬臺以上,這標志著其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生產的優勢,打通了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及時的產品結構調整讓開山集團抓住了行業快速發展期。對于壓縮機的發展趨勢,曹克堅認為,螺桿機微型化、微型螺桿機取代微型活塞機是必然趨勢。為此公司推出了4kW、5.5kW、11kW、15kW等一體式螺桿機,據介紹,該機的設計定位就是活塞式工業機的替代品。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