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限電、停產,正在席卷包括江蘇、浙江、山東、廣西、云南等在內的多個省份,從開始的開五停二,逐漸上升到開四停三,甚至有的地方已通知開三停四。
本次限電被認為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為啥要拉閘限電?
據了解,此次限電的主要原因就是電力供應不足,而電力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大漲,導致電廠生產越多虧損越大。
我國是煤炭進口大國,過去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但今年,截至7月底總共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總量僅為78萬噸,與2020年同期的5680萬噸相比大幅下降98.6%。
另一方面,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簡稱能耗雙控。今年上半年“雙控”目標完成情況出爐后,各地更加快了步伐推進能耗“雙控”舉措。
從能耗強度降低方面來看,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省(區)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為一級預警。
浙江、河南、甘肅、四川、安徽、貴州、山西、黑龍江、遼寧、江西10個省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為二級預警。
其中,一級預警表示形勢十分嚴峻,未完成雙控進度目標,且實際值與目標值差距大于10%的地區;二級預警表示形勢比較嚴峻,未完成雙控進度目標,實際值與目標值差距小于10%以內的地區。
制冷配件和主機企業暫未受影響,化工企業已被波及
9月22日,紅寶麗公告,為配合地區“能耗雙控”的要求,全資子公司泰興化學公司PO裝置、DCP1裝置實施限產停車及檢修。據了解,紅寶麗目前擁有國際上相當規模的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產業基地、醇胺產品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專業的節能新材料產業基地、以及位于江蘇泰興的環氧丙烷產業基地
9月22日,天原股份發布公告表示,近日,云南省發改委下發《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相關要求,公司在云南區域內的電石基地——水富金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已階段性停產;大關天達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分別按一條生產線安排生產。
此外,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向中欣氟材提問:公司位于紹興市,所在的工業園有沒有收到限電影響,公司未來有沒有擴產計劃?
中欣氟材9月23日回復:公司注冊地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屬于柯橋,目前雖然也會受一些大環境下限電的影響,但整體影響不大。
與此同時,山東、浙江部分制冷企業向《制冷商情》反饋,有部分區域聽說要拉閘限電了,工廠已經做好了準備和協調工作。
記者也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部分制冷外資企業受疫情、供應、原材料漲價等多方面影響,生產受到一定限制。這種情況帶來另一種改變,一些制冷配件訂單紛紛轉向國內企業,導致其生產更加非常緊張。
當然,很多業內人士也指出,外貿訂單大幅增長有可能存在風險,在這一輪外貿快速增長的過程當中,很多企業有可能會盲目的購入各種原材料,而且這些原材料可能是在高價的時候購入的。同時,美聯儲開啟無限量QE政策以及美國推出天量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導致美元泛濫,全球流動性增加。因此,也有一種聲音提出,拉閘限電對于外貿出口企業來說,未必見得是一件壞事。
制冷劑、不銹鋼等或將再掀漲價潮
在近期各地“雙控”措施趨嚴的影響下,原材料產能也大大降低,有分析認為,原材料領域將進一步掀起漲價潮。
9.13-9.17日,制冷劑價格繼續飆升,主要是因為制冷劑原料氫氟酸價格上漲,同時三氯乙烯部分裝置檢修,貨緊價高,制冷劑廠家受成本因素所限,裝置運行低位,加之江浙地區限電影響,場內供應進一步收緊。
早在7月初關于鋼鐵行業“2021年產量不超過2020年產量”的通知已經公布,部分企業已嚴格執行限產,降低開工率至70%左右。而其他不銹鋼廠9月初開始,產量開始降低。其中:華南地區:廣西地區因限電原因,8月份已有減量,9月份排產計劃較8月份環比降幅較小。
業內人士預測,很多原材料減產,市場缺貨危機凸顯,庫存位于十年來最低位!預計隨著“銀十”旺季持續,原料價格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制冷企業:困境?機遇?
“從宏觀大環境來說,國家的碳中和、碳達峰政策,以及雙控都是對能耗企業進行一定的規范,推動市場轉型。”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
洪流之下,無人幸免,很多企業還會陷入陣痛期。業內人士告訴《制冷商情》記者,此次限電必然導致企業產能受限,交貨期變長。企業原料供應受限,經營成本壓力增大,由此帶來的漲價也會影響到終端。
困境之后,能否迎來新生?制冷企業又該如何做?
關鍵是高效生產,優化庫存,可持續發展。
浙江大明通過數字化改造,將生產效率提升17%,運營成本降低15%,訂單交期率提升至98%,產品合格率趨近100%,庫存賬物準確率提升至97%。
面對全球環境與能源危機,三花立足“專注領先”,追求“創新超越”,以“發展智能低碳經濟,營造綠色品質環境”為愿景,來開發產品,提供解決方案,成為全球行業每個細分市場的領導者,成為人類綠色品質環境的重要締造者和貢獻者。
我們制冷行業還有很多這樣的企業,不斷轉型,實現綠色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