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一提到3.15,對于很多家電廠商人來說,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國家一系列部門和媒體幫助消費者的投訴進行維權,讓人頭疼;因為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不好,被媒體公開曝光了,更讓人頭大。
不可否認,在每年的315前后,都有大量的媒體、甚至個人維權者,打著315幫助消費者維權的旗號,對于一些企業和商家進行“監督批評”,甚至“敲詐勒索”。最終,一些企業為了避免麻煩,甚至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采取了花錢消災。所以,每年的315就成了很多廠商的“渡劫日”。
毫無疑問,這顯然不是315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對于所有的家電廠商來說,站在產業新一輪發展變革的起點上,更應該清醒、清楚地認識315的價值:
當年315節日發起的初衷,是因為用戶面對企業和商家一系列“名不符實”、“夸大夸張”,甚至“無中生有”的產品、服務后,投訴困難、維權無門,不是遭遇推諉,就是面臨無解,國家出面發動全社會力量幫忙消費者維權。但是,315的核心不是維權,而是更好地解決用戶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服務過程中遭遇的一系列消費權益被侵害問題。
本質上,這就是倒逼所有的家電廠商們,真正在企業內部建立起“服務好用戶使用、滿足好用戶需求”的意識,所謂的消協維權、媒體監督曝光,這些都只是手段和方法罷了。
因此,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必須要清楚認識到,每年一到315前后,無論是消協發布的一系列消費者權益報告,以及用戶投訴案例,還是媒體的持續關注,關注到家電產業圍繞產品和服務出現的“舊坑”和“新雷”,看上去是批評企業和商家,曝光和監督哪些品牌和產品。實際上,家電圈將其理解為,對家電廠商的一種變相激勵、倒逼和幫助,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電廠商,尋找更多、更好與用戶交流和溝通的方式,最終下好“用戶經營”的這盤大棋。
經營用戶,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如今已經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未來發展變革的唯一紅利和動力。所有家電廠商,早就應該知道,當整個產業競爭已經步入成熟期后,能支撐家電企業轉型變革的最大力量,就是來自用戶的多樣化、多層次、多體系的強勁需求。離開用戶需求談價格、談創新、談多品牌、全套系,都是“耍流氓”,相當于“水中撈月”。
不過,要想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多元、地域多樣、差異明顯”的商業環境中,做好“用戶經營”的一盤大棋,對于家電廠商來說挑戰很大。這不是企業的經營思路、經營理念,以及能力和水平的問題,還需要面向用戶的經營手段、經營模式和策略的問題。同樣,這也不是家電企業自身的問題,還需要社會化的運營商,經銷商,甚至是物流服務商、售后服務商等多方力量共同的參與和推動。
都知道,用戶經營是一盤大棋,也清楚經營用戶,就是更好地經營企業的規模、利潤等業績,更明確經營用戶才是解決產品創新和營銷變革的唯一出路。但是,至今很多家電廠商無論是迫于企業經營的慣性,還是基于自身經營的惰性,遲遲沒有在“經營用戶”道路上邁出關鍵性一步。這一點令人費解,更讓人擔憂。而借助315這樣一個節點,家電圈也再次呼吁所有廠商,要重新認識315的價值,要重新賦予315的功能,而不能被315牽住了“牛鼻子”、套住了“經營軸”。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