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深入,很多傳統行業借著這股新型互聯網新風,根據自身貼點力求轉型。這其中包含冷鏈物流行業。冷鏈物流屬于物流行業的一個分支,其中冷鏈物流因其技術因素制約,互聯網為冷鏈物流行業提供了急速發展的先決條件。
9月8日,七家位于全國不同區域的冷鏈物流企業在北京宣布,通過股權合并成立了一家“全可溫控”冷鏈物流企業。在資本和技術的驅動下,冷鏈行業或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這家通過股權合并而擠入國內冷鏈物流前十強的企業由上海波隆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深圳東方佳園實業有限公司、北京家家送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武漢凱瑞物流有限公司、重慶得盛物流有限公司、吉林中冷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陜西大黃蜂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共七家中國冷鏈區域龍頭企業組成。
“全可溫控”的發起人、“全可控股”董事長許云龍對記者表示,整合線下遍布全國的物流網絡,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管理和運營,全可溫控是一種創新的模式。
“我們要用真誠、開放、寬容的胸懷,打破中國冷鏈物流區域分散、業務同質、相互殺價、惡性競爭的現狀;我們要用平等、互助、協作的理念,改變中國冷鏈物流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群雄割據、一盤散沙的局面;我們要用共創、共贏、共享的信條,創造中國冷鏈物流連點成線、結鏈成網、全網覆蓋、全程冷鏈的新天地!‘全可溫控'的股權是完全開放的,歡迎所有志同道合的兄弟們加入‘全可'大家庭”!”許云龍如此表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告訴記者,全可溫控這種模式的產生是因為企業合并之后,合作大于競爭。由于位于不同區域,全國網絡的建立對于定點貨源的全國配送好處顯而易見。
“在以往的市場里,我們常見的是以兼并、收購等資本運作形式為主的資源整合方式。互聯網出現以后,以平臺方式創新的資源組織形式,即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可以分離,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靈活性。再后來,出現了企業聯盟的組織方式,按照一種契約關系整合不同所有權的資產或資源,達到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競爭力的效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稱,“今天,我們看到了一種更深層次的創新形式:由企業聯盟走向一個實體企業。‘全可溫控'的面世,代表了一個創新時代產生的一種創新模式”。
戴定一認為,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共享經濟,這對于資本主導的企業形式是一種沖擊。通過資本的集中和規模化而產生的大企業,在創新和靈活性上反而不如小企業。他認為,全可溫控的模式是一種新的探索和過渡。這也反映了互聯網帶來的開放、互利的理念正在改變企業和行業的管理與組織形式。
據悉,上述七家原來的區域性冷鏈物流企業“抱團”之后,將成為一家年營業額超過四億元的全國性冷鏈物流企業,將一躍進入中國冷鏈物流前十強。
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秘書長劉京認為,“全可模式”創新探索的價值毋庸置疑。“抱團打天下”z*終能否成功,取決于各位參與股東的格局、胸襟和眼光,取決于全可公司能否從強人管理走向法人治理,能否建立完善并真正落實一整套業務流程和規范制度。這也取決于股東。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